熊源伟教授追思会在华山路校区举行

发布者:bat官方网页版发布时间:2023-01-13浏览次数:10

202313日,熊源伟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上海戏剧学院师生深感震惊和悲痛。19日,由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戏bat官方网页版承办的熊源伟先生追思会在华山路校区举行。

来自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多所高校的师生及戏剧界同仁近200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表达了对熊源伟先生的深切追念与哀思。bat官方网页版负责人卢昂教授主持追思会。

追思会上播放了熊源伟先生的生平短片。简短的影像画面,使人们看到了熊源伟先生为戏剧事业奉献的一生,尤其是他在谢幕时说的一段话,“年轻的观众,是戏剧的希望。希望我们的年轻观众,像剧中的年轻人一样,寻找自己的生活目标”,深深打动了在场所有人的心。熊源伟先生就是这样一个时时牵挂年轻人,并像骄阳一样发光发热,尽其所能提携和爱护年轻人的戏剧教育家。

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介绍了熊源伟先生的生平。1943年,熊源伟出生于上海,1964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分配到江西文艺学校工作。1978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任教,1984年创办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及戏剧与影视学院,2005重返故乡,任上海戏剧学院驻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一生热爱舞台,留下了累累硕果,海内外执导舞台剧共97部,曾与多个国家级、省市级院团合作,创作门类涉及话剧、音乐剧、歌剧、京剧、默剧以及多种地方戏曲,多次荣获文化部文华奖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奖导演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优秀导演奖、中国人口文化奖最佳导演奖、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导演奖,创作的作品屡获“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在传播学领域获国际公关协会授予的世界公关金奖。

  

追思会上,熊源伟之子,从事导演、编剧创作的熊早回忆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位乐观的戏剧人,乐观是他的性格,戏剧是他的信仰。在他病重抢救阶段,当医生打开病房的灯,准备接上呼吸机时,熊源伟先生依然开着玩笑说:“百老汇的灯光开启了。”这是他留给家人和世界的最后一句话。即使在生命的尽头,他依然不忘幽默,不忘他所热爱的舞台。

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教授,追忆了熊源伟先生在中戏任教的那段岁月。她印象中的熊老师是一个全才,能导演、表演、编剧,还会写理论文章。这样一位全才,却愿意将其全部热情投入戏剧教育事业。在熊老师去深圳任教后,廖向红为其处理留在北京的杂物。为此,熊老师嘱托,其他东西都可以随便处理,唯独任教时的教学笔记,一定要寄给自己。据廖向红教授回忆,那些教学笔记密密麻麻却工整清晰,记录着学生们的每一次回课、每一次调整、每一个重点。

原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韩生教授用“三个超越”概括了他记忆里的熊源伟先生——超越生死、超越界域、超越代际。熊源伟先生是一个生活中看透生死,艺术上跨越领域,交友上无关年龄更无关阶层的人。他的一生都很精彩,却不是一生幸运、一切顺利,而是经历了比他人更多的艰辛和荣辱。熊源伟先生以他的开放和进取、积极和智慧,把人生过成了精彩。

在戏文系罗怀臻教授的眼里,熊源伟是具备成为大师或宗师资格的人。他于40年代出生,目睹了新旧时代的更迭;50年代受教育,正是理想主义与专业教育最健康的培育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亲身经历了一段阴暗的岁月;80年代重返校园,重温理想,重新起步;90年代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开创事业;进入新世纪后,他重回上海,重返上戏,排戏、教学、思考,把大半生积累的经验反哺给母校,并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向全国全行业辐射,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艺术的能量。可以说,熊源伟60岁至80岁的近20年,恰恰是他人生最丰沛最华彩也最光芒四射的20年。回头看看与他同时代同时期的同龄人,他们或许拥有过某一个10年、20年,但是像他这样拥有近半个世纪,每个时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都能发挥才能并做出成就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假如给他一个剧院,他可以成为大师——像焦菊隐、黄佐临那样;如果给他一所大学,他可以成为宗师——像熊佛西、徐晓钟那样。到了80岁,熊源伟先生还是一副双肩包、一顶棒球帽、一双运动鞋;还是一个老师、一个朋友、一个哥们,以及一名战士。

  

bat官方网页版李建平教授回忆起当年熊源伟先生在中戏任教时,他的房间里有一个大家都羡慕的大书架,上面摆满了书籍。同学们随时会冲进房间借书,但是熊老师常常舍不得,两个人拿着一本书拽来拽去,最后总是禁不住同学们的死缠烂打,无奈松手,让人借走。他提到,熊源伟先生在当时东棉花胡同中戏校园里非常有名气,这个名气来自于他一贯开放的戏剧观念。随着社会的开放,熊源伟先生的观念逐渐在北京的戏剧圈形成了一股很有影响力的气流。他与林兆华等几位先生,以共同开放的戏剧观念,紧紧地绑在一起。但凡有别于传统表达方式的新戏,他们几位总是一拥而上、摇旗呐喊。熊源伟先生为当时的中国戏剧打开了新的视角。熊源伟先生从深圳大学退休时,正值上戏缺少师资,于是李建平老师试探着打电话给他,动员其回上海任教。因为没有任何可以承诺的东西,原本以为这番动员会很费口舌,没想到只是一个电话,他就回到了上海,回到了上戏,在他的母校负责了好几门专业课程,一干就是十几年。

戏文系钱珏老师作为熊源伟先生的学生代表,表达了对先生的敬重与哀思。她说,熊源伟先生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恩师,更是长辈,是父亲。他见到学生的第一句话,从来不是你最近排了什么戏、获了什么奖,而是父母身体怎样,感情进展如何,有下一代了吗,因为对于熊老师来说,学生首先是一群孩子,别人关心的是你飞得高不高,但熊老师从来只是问你飞得累不累。

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郭宇,原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主任王履玮,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副主任彭丁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雷国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沈磊,广东话剧艺术中心一级演员孙亚军等众多熊源伟先生的生前好友和学生,都在追思会上表达了深切的缅怀和思念。

熊源伟先生的夫人李莎教授最后发言,表达了对参与追思会所有人士的感谢。李莎教授深情地说,与熊源伟先生的结合,是她生命中最幸福的时光。无论是思想上、精神上,还是生活中,熊源伟先生都给予了她莫大的幸福。她感谢熊源伟先生,也将把熊源伟先生的精神传递下去。

熊源伟先生精彩的一生已经谢幕,但他的艺术作品依然活着,他的戏剧精神也在后人中流淌传承。熊源伟先生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在戏剧人的心中将会永久地长存!(文、图:bat官方网页版  编辑:榕树)

 

  


熊源伟(1943-2023

    熊源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戏剧导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上海戏剧学院优秀校友、驻校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戏剧学院熊源伟导演艺术工作室主持人。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国艺术顾问兼特席导演、深圳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文联副主席、香港艺术发展局戏剧三年资助评审小组成员、香港戏剧工程顾问、亚洲艺术网络理事、开罗国际实验戏剧节评委等职务,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XML 地图